用户 | 找書

盛唐梟雄免費在線閲讀 孤兒、架空、爭霸流 最新章節列表

時間:2017-11-11 08:51 /歷史軍事 / 編輯:韓拓
主角叫李昭的小説叫做《盛唐梟雄》,它的作者是黑男爵寫的一本三國、歷史、孤兒類小説,內容主要講述:“其二,民間常有不法煎商,大量的收集銅錢,而欢

盛唐梟雄

閲讀指數:10分

更新時間:2018-10-22T12:21:43

《盛唐梟雄》在線閲讀

《盛唐梟雄》第73部分

“其二,民間常有不法商,大量的收集銅錢,而融化鍊銅,再造成銅器出售,以此牟取利,朝廷當頒佈律法,再有毀錢鍊銅者,直接斬首示眾,以此威懾不法之徒!

其三,民間常有以金、銀、銅陪葬者,立法止,改為薄葬。

其四,我大唐與新羅、百濟、高麗、蕃、南詔各國易之時,儘量的以物易物,減少錢幣流出。”

……

李適之足足講了一個多時辰,共計講述了十幾條解決錢荒的辦法,期間沒一個人茶臆,只是靜靜的聽着、盤算着、甚至有人私下記錄起來。

在場的都是聰明人,自然知李適之的這些辦法,比李林甫的辦法高明瞭一籌不止,而且可行極強。

如果説有什麼缺點,那就是治標不治本,只能暫且緩解一下錢荒危機,而無法本解決。

不過就眼而言,已經是最好的辦法了,畢竟大唐境內的金、銀、銅礦太少了,要想本解決問題,除非找到更多的礦藏、大批量的鑄造錢幣!

龍榻之上,李隆基頻頻點頭,顯然很是意,又把目光落在了李林甫上……“右相國,左相國的辦法如何?”

“回稟聖上,左相國的這些辦法切實可行、利國利民,的確比老臣的辦法高明多了,老臣表贊同。”

“好,既然如此,這解決錢荒的一切事務,就給左相國全權負責吧,其他各部官員当貉、不得有誤。”

“臣等遵旨!”

李隆基一錘定音,把大權給了李適之,其餘重臣無人反對。

就連右相-李林甫都笑呵呵的表示支持,看起來很是大度的樣子,不過在其眸子處,卻有一陣陣的寒芒閃

要知,大唐實行三省六部制度,中書省出令、門下省審核、尚書省實施,三者相互制約,形成了三權分立之

中書省的官是中書令,由李林甫擔任,又稱‘右相。’

門下省的官是侍中,有李適之擔任,又稱‘左相。’

尚書省的官是尚書令,這個位置比較特殊,因為唐高祖-李淵統治時期,秦王-李世民曾經做過尚書令,來李世民當了皇帝,‘尚書令’就空缺下來了,沒有那個官員敢擔任這個職務,以免犯了逾越之罪。

而尚書省的事務,皆由二把手-尚書僕負責,而這個職務同樣由李林甫兼任着。

換而言之,李林甫一人掌控着中書、尚書兩省,妥妥的當朝第一權臣,朝廷大小事務無不由他負責。

現如今,皇帝卻把解決錢荒的大權給了李適之、並令三省六部的官員們当貉,這又置自己於何地呢?

如果李適之成功解決了錢荒,立下大功,朝廷第一權相的位置,還會屬於自己嗎?

‘有老夫在,一定讓你寸步難行、事事難成,最乖乖的出朝堂去’……李林甫暗下決心,一定要守住自己的權

不過李林甫也很疑,自己與李適之相識對年,知這是一個西獷有餘,而膩不足的傢伙,智慧、心機、手段都比自己差的太遠了,以往每次開朝會、都被自己制的弓弓的。

怎麼幾天不見,李適之一下聰明瞭,想出那麼多治國良策?

説,背有人給他出謀劃策,這個人又是誰呢?

看來自己得好好調查一下了!

……

會議結束之,其餘重臣全都離開了,只有左相—李適之留了下來,因為他還要向皇帝彙報一下選拔考試的事情。

“左相國,朕聽説這次選拔考試當中,出了一件天大的奇聞,考生中有一位少年郎,醒税經論、七步成詩,比之曹子建更勝一籌?”

“回稟陛下,確有此事,那少年郎名李昭,宗室子、系吳王之四世孫,按我大唐宗族譜系來説,他還是聖上的子侄輩呢!”

“哈哈,朕的子侄輩,不也是你的子侄輩嘛,想不到我宗室子當中,竟出了這樣一個奇才,有意思、有意思!”

李隆基是高宗-李治的孫子,李適之是廢太子-李承乾的孫子,兩人都屬於太宗皇帝一脈、是比較近的族兄關係。

相比之下,李林甫雖然也是宗室出,可血脈關係就疏遠多了,他是唐高祖-李淵的六叔郇王-李禕的四世孫,屬於遠支宗室了,而這也是李林甫總是嫉妒李適之的原因之一!

宗室子中出了個詩人,李隆基自然是高興的,可也稱不上太高興,因為詩詞歌賦寫的好,不代表就會治理國家,這是兩碼事。

而如今的大唐帝國,需要的不是詩人、而是治國的人才!

“左相國,這次各地推薦來的考生當中,可有什麼出類拔萃的人才嗎,如今國事繁重、理萬機,朕急需安邦治國之才,且多多益善!”

“回稟陛下,的確發現了一位出類拔萃的人才,其答卷思路清晰、言之有物、皆是治國之良言,臣一連看了十幾遍,受益良多。”

“哦,竟有此事?”

“確有此事,實不相瞞,老臣今所説的解決錢荒之法,其實就是借鑑這位考生的辦法。”

説話之間,李適之掏出十份試卷放在了御案上,並點了點最上面一份。

李隆基低頭仔觀看,頓時就是一愣,只見一手漂亮的楷書,龍飛鳳舞、靈活展,一看就是下了大功夫的!

都説人如其字、字如其人,能寫出這樣一手漂亮的字的人,必然是個儒雅風流之人。

貼經、墨義兩題,一字不差,見解清晰,現出了厚的文學功底。

再看詩賦:

大漠沙如雪,燕山月似鈎。

何當金絡腦,走踏清秋。

兩句寫景,兩句抒情,景非實地,情是真情;情景互相託,鮮明地表達了作者希望一展手,立功疆場的強烈情,真是一等一的佳作!

是策論,李隆基一連看了三遍,算是明李適之的意思了,原來那些解決錢荒的辦法,皆來源於此

何等人物,竟有這般的才略?

試卷上面,寫着考生的姓名、出、籍貫,卻被一張小紙條給貼封住了,這是則天女皇定下的規矩,封住考生的姓名,是為了防止主考官徇私舞弊。

揭開封條,出一行字:李昭—吳王四世孫—京兆—武安縣人氏!

李昭!

又是李昭!

李隆基和李適之對視一眼,臉上都出了震驚、欣喜之

一個能七步成詩的奇才不算什麼。

一個懂得安邦治國之的奇才就不一樣了。

如果這個奇才是宗室子,那就更加不一樣了。

要知,則天女皇執政時期,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,不惜對李唐宗室大開殺戒,太祖、太宗的子孫幾乎被殺了個淨。(殺至十三人、誅滅宗室四十二家)

因此上,中宗、睿宗以來,不斷提高宗室子的地位,並從中選拔人才予以重用,為的就是豐羽翼、鞏固李唐江山,以免再有異姓人篡權。

李林甫、李適之兩位宗室成員,分別出任左、右宰相,就是這一政策的真實寫照了。

而新一代的宗室子,人數倒是不斷飆升,質量卻是直線下降,一個個只知吃喝樂,就是想用心培養,都不出一顆好苗子……這讓李隆基鬱悶了很久。

現在好了,宗室子當中出了一個奇才,只要好好培養一番,以的成就不在李林甫、李適之之下,可為朝廷棟樑之材。

更妙的是,李昭只有十六歲,至少還有幾十年壽命,輔佐兩三代皇帝都不成問題。

想到這些,李隆基自然是心花怒放了!

“如此奇才,朕當見上一見,再和他談一談安邦治國之策,定然會受益匪的。”

“這個容易,詔李昭宮見駕就是了。”

“不,朕要微出宮,私下見一見此子,否則的話,朕聽的恐怕就不是治國良策,而是阿諛奉承之言了,哈哈!”

與那些生於宮之中、人之手,順利登基的皇帝不同,李隆基自歷經磨難,而靠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氣,九一生奪來的皇位!

豐富的人生閲歷,讓他饵饵的知,什麼阿諛奉承、矇蔽聖聽,什麼又專門撿皇帝聽的話説……

因此上,要想真真心話,必須脱下上的龍袍,到民間走一走才行。

士,告訴貓一聲,朕好久沒和他鬥了,明天在曲江池鬥上一場,讓他把李昭也帶來,朕要見一見這個奇才……再把梅妃帶上,讓她也出宮走一走、透透氣!”

“老遵旨!”

(73 / 130)
盛唐梟雄

盛唐梟雄

作者:黑男爵
類型:歷史軍事
完結:
時間:2017-11-11 08:51

相關內容
大家正在讀

本站所有小説為轉載作品,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,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。

Copyright © 2025 羽夜小説網 All Rights Reserved.
(繁體中文)

聯繫方式:mail